14.红日子
我最害怕的日子还是来了。从四月二十九日到五月五日,日本的日历牌是一连串的红字。红字是休息日。这个期间是由好多个节日组成的公众假期,也就是大型连休,被称为“黄金周”。其实,“黄金周”是日式英语。一九四八年立法规定连休日子后,一些电影院为了招揽客人开始使用这个说法。具体地说,除却星期六和星期天,四月二十九日是昭和之日,五月三日是宪法纪念日,五月四日是绿化节,五月五日是儿童节,而这一天也是端午节。说起来,日本有三个大型连休假期,除了“黄金周”,另外两个是元旦和盂兰盆节。元旦和盂兰盆节是日本的传统节日,大部分人为了团圆和扫墓而回乡度假。但“黄金周”非传统节日,又赶上春暖花开,所以成了日本人游玩的大好时机。作为著名景点的中华街,可以说是人挤人,各家饭店的门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。在日本待过一阵的人,也许知道“五月病”这个词,与“黄金周”有着很大的关系。日本的新学期、新人入社以及职场内的部署移动,都是在四月初。到了四月末,新的环境还没有适应,“黄金周”将积压的紧张和疲劳一口气喷出去,再回学校和工作岗位的时候,有缓不过劲的懒洋洋的低潮和焦虑。但这个“病”跟我没有丝毫的关系。
一大早,立新就唉声叹气地说:“啊,还不到十点,饭店还没有开门呢,已经有上百人在排队等着吃饭了。”
我望着脚上的新鞋,是昨天晚上买的。我对立新说:“你说脚会走肿,我特地买了一双大号的布制鞋。”立新取笑我,说我“只担心脚而忘记了腿”,她说两条腿会走成“两根木棒”。
不久,部长打电话给楼层负责人,通知我上四楼。不用猜,二楼的客人也满了。我对立新说,四楼都是团体客,大盘子大碗,又是榻榻米,看来我今天得小心腰了。她对我说:“今天可是连休的第一天,你得悠着点儿,感到受不了的时候,偷偷地去厕所的便座坐一会儿。”我觉得很害怕。我还是第一次赶上黄金周,无法想象会累到什么程度。不过,累就是累,累是不会令人感到舒服的。
言归正传。我去四楼,远腾、池田、增山和藏下穿着和服,一副整装待发的紧张样子。关于这几个上了年龄的日本女人,我想可以用同一个名字来称呼,就是“阿信”。
多少年前,国内放送这个电视连续剧的时候,不知有多少人被感动得热血沸腾。闽南语有一首歌叫《爱拼才会赢》,由叶启田演唱,陈百潭作词作曲的这首歌,将人生比喻成海上的波浪,时起时落,但“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,爱拼才会赢”。曲调温柔,有一种淡淡的忧郁。看《阿信》的时候,我满脑子里都是这首歌。网上在介绍《阿信》的时候这样写道:“长成大姑娘的阿信因感情失意离开米店,此后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,学习美发、经商,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挫折。但无论怎样,这个坚韧倔强的姑娘终于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……”我看到远腾、池田、增山和藏下时,满脑子里又都是《阿信》了。
先说远腾。看起来有七十岁左右,感觉是四个人中最年长的一位。增山偷偷地跟我说过她的经历。大学毕业后结婚,丈夫在外企工作,随丈夫在美国居住过多年。但是,没想到她丈夫因病死在美国,成了异国他乡的一缕幽魂。据说,她丈夫死的时候,她还很年轻,但或许她太爱自己的丈夫,也或许她没有办法接受丈夫已经死了的事实,所以整个人变得神经兮兮的。她弟弟不放心,把她从美国接回日本。她丈夫死后,给她留下了大额的保险金和一幢二层楼的房子。按照日本的法律规定,她每个月还可以从政府领取一定数目的遗族年金。说真的,她根本不缺钱,但是大家都不明白她为什么还要在富贵阁干这么繁重的工作。尤其她无儿无女,根本也没有给子女留下遗产的需要。
富贵阁的员工一日三餐都可以在饭店里吃。厨房里的师傅多来自台湾和香港,午休的时候,去休息室的必经之路就是四楼。我经常看见增山拧他们裤裆里的那个“鸡”头。四楼与厨房之间这种其乐融融的关系使她们得天独厚。职员餐吃腻了,只要背着老板跟厨房的师傅打一声招呼,想吃什么师傅就给她们做什么。不仅如此,她们不想吃的时候,会跟师傅交涉,拿新鲜的鱼肉回家。
远腾看起来非常纤弱,不知道是否跟她的饮食习惯有关。我从来没看见过她跟师傅点菜,每次只要一小碗白米饭,吃的时候就在白米饭上撒一点点儿盐。她也从来不拿饭店里的鱼肉回家。
有一次,我看着远藤的背影对增山说:“远腾对我来说是一个谜,我觉得不可捉摸。”
增山说她跟远藤一起工作了这么多年,一样对她捉摸不透。增山跟我说起一件事。几年前,她有事去远腾家,敲了半天的门,远腾就是不开门。于是她通过门锁的方眼看远藤在干什么,原来远腾坐在一架很大很大的钢琴前弹曲子。增山对我说:“很奇怪,我看见她在弹钢琴,但是听不到曲声。”还有一次,说到我的在日签证,增山开玩笑地对远藤说:“干脆你收秋做养女吧,这样的话,不仅有人陪你照顾你,秋也可以入日本籍,永住日本了。”
我也开玩笑地说:“我想要的是远藤姐姐手里的财产啊。”
在日本,不管女人的年龄有多大,只要是单身,基本上都称姐姐。想不到远腾眯着眼睛吭出一声笑,对我说:“我家里有幽灵,我怕你来我家的话会吓到你。”
我觉得远藤更像她自己说的幽灵。我想她也许一直都在逃离。她受不了对死去丈夫的思念,一直都在逃离,逃离孤寂中的渴望。在我的想象中,富贵阁是她的逃离之地。她是一缕垂死的芳魂,也是一丝颤动的渴望。
其次说池田。人跟人之间的关系,坏到底,大不了说一声再见罢了。但在日本,每年有将近十万人“人间蒸发”。顾名思义,就是一个人跟水蒸发掉了似的突然消失,寻觅不到踪迹。这些“蒸发”掉的人,要么是躲在没有熟人找得到的地方,要么就是“结束了生命”。如果“人间蒸发”发生在夫妻之间,真的可以说是“最恶”。如果“人间蒸发”的人留下大笔的债务,那么可以说是“恶上加恶”。没有“蒸发”的人,即使想离婚,因为不知道人“蒸发”在哪里,办不了离婚手续,只好承担所有的乱七八糟,真的是死不了也活不下去。
池田在出生地京都读完了小学、中学和高中。她不喜欢学习,不想上大学,但是也没有工作,因为她很快以花容月貌取得了一个男人的好感。是的,她嫁给了京都的一位公务员。增山对我说:“你知道,公务员非常安定,只要不犯罪,永远都不会失业的。”
许多人心目中的日本夫妻,也许跟我来日前的想象一样,正如井上靖在《我的母亲手记》中所描述的那样,他的母亲每天低着头帮丈夫擦皮鞋,跪送丈夫出门,或者妻子走路时要跟在丈夫身后三步远的地方,等等。其实这是明治和大正时代日本夫妻关系的模样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日本女人的意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日本现在非常流行“毕业婚”,解释起来就是不离婚,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,但是对配偶不加干涉,各自享受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现在,还是回过头说池田吧。跟大多数专业主妇一样,她每天早晨起来烤好面包,煎好荷包蛋和火腿,冲好热乎乎的茶。然后她丈夫会分秒不差地坐到餐桌前。用池田自己的话来说,第一任丈夫是个好人,但是缺乏情趣,平时两个人没有什么对话。她丈夫沉默不语地吃完饭,换好上班时穿的西装去大门口。池田送他到大门口。他头也不回地说:“我走了。”
池田说:“早一点儿回来。”送走丈夫后,池田接着送上高中的儿子去学校。儿子对她说:“我走了。”她回答儿子说:“早一点儿回来。”这样的情景天天重复上演。
丈夫走了,儿子也走了,但池田依然精力充沛,却又无事可做。有一天,她坐在阳光普照的沙发上,看到窗外庭园里的树枝上停着一只小鸟。小鸟唱了一会儿歌,不久飞走了。她第一次找到了可以做的事情,就是为小鸟想象了几个只有小鸟自己才会知道的故事。出乎她的意料,她开始羡慕那只小鸟,因为小鸟可以自由自在地来去,可以自由自在地飞去自己向往的地方。增山对我说:“池田的脑子跟一个青椒没什么区别,里面是空的,所以想到什么的话,立刻就接受了。”
池田说她仍然清清楚楚地记着那个夜晚。
突然,风刮起来了,接着是雨,很混乱地倾泻下来。丈夫在酣睡。池田默默地取出白天准备好的皮箱。她说皮箱里装着衣物和几件贵重的首饰。她说她最后回眸庭园里小鸟停留过的那棵树时,发现树底下站着儿子。她说她根本没有勇气看儿子,跟逃亡似的匆匆地离开了。
增山形容池田是“那一个类型的女人”。但是我跟不上趟,不知道“那一个类型”是什么样子。我唯一明白的,就是池田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女人。
按照池田自己的话来说,“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了横滨的中华街”。其实,有时候大多数人都无法为自己的选择找出理由。对于池田来说,或许横滨中华街充满了中国人,跟其他的地方完全不同。当一个人想摆脱现在的状况时,会挑选一个新鲜的地方。她一定以为横滨中华街跟外国差不多。
结果呢,她在一家饭店里找到了一份端盘子的工作。一次,在一个休息日,她去卡拉OK唱歌,没想到遇上了一位小她十几岁的男人。她跟男人情投意合,很快就同居了。反正她是“人间蒸发”,跟丈夫没有办离婚手续,而新男人也不要求她跟自己结婚。两个人在一起,就是为了痛痛快快地玩。一起去卡拉OK,一起去扒金库赌钱,一起去斯那库喝酒。虽然新男人跟她共同出钱租了一间小屋,但为了免去相互间的责任,各自挣来的钱各自管理。我甚至不敢相信,她跟新男人只在那间小屋里睡觉。除了电气、煤气和水道被刻意地停掉了,甚至连洗澡也要去公共浴池。两个人在商店里买水喝,肚子饿了,就在外边的餐厅吃饭。屋子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个小冰箱,里面装的都是酒。两个人一起喝酒,喝醉了就一起睡觉。
涂着红嘴唇红指甲,头发被整齐地挽在脑后,穿着和服来来回回地走动在长廊里的池田,像极了浮世绘里走出来的美女。
只是,她说她至今也忘不了那个时候默默凝视着她离去的儿子的双眼。每次说到这里的时候,她都会说:“历历在目。”说真的,她动不动就说起儿子,每次说起儿子的时候,都会从钱包里取出一张新闻剪纸。剪纸上记载着发生在京都的一起交通事故。事故的当事人正是她的儿子。她儿子骑的摩托与十字路口右转的自动车相撞。她儿子当场死亡。她说她是偶尔翻看报纸的时候发现的。但是我看不出她脸上和内心的悲伤。由此及彼,我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“祥林嫂”,以为她的悲伤是莫大的。池田流泪的时候还是一位妈妈。
池田正热衷于减肥。不知道她听信什么人的话,花高价在网上买到一种中药。她每天喝这种中药,因为是这个原因,她会控制不住地跑去厕所拉肚子,动不动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放响屁。她追求的一切都与她的年龄不相符。她活着是为了她自己的自由和自己的嗜好。但增山总是无法接受池田的这种“活法”,有好几次,她指着池田美丽的背影对我说:“这个女人,越活越没有脑子了。”
接着说藏下。听她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,如果她自己不说她是日本人的话,谁都会以为她是中国人。她在日本的一家公司里做了几十年的会计,应该说是职业病吧,常年握笔的缘故,她的右手无法像正常人那样伸开,被认定为轻级残疾者。因为手的原因,她不能去前堂端盘子,只能在后边洗盘子和酒杯。
她的个头很矮,可能不到一米五。肤色很黑。身材很胖。她在日本公司工作期间一直没有结婚。退休后,她到横滨中华街的一家饭店找到了新的工作,在饭店里认识了一个中国男人,跟男人结了婚,结婚时已经六十岁了。
藏下的丈夫出生在上海,有一种江南男人特有的清秀,以及温柔缠绵的风情。听增山说,藏下对他可是一见钟情。而他呢,一直在中国饭店里打工,可能是想追求安定和永住资格,所以马上就跟藏下结了婚。跟日本女人的婚姻,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运,不久,他被饭店提升为楼层的负责人。他不仅不用端盘子,还利用职权,将他在日本的亲戚,一个接一个地介绍到店里工作。藏下说,他是好心好意的,但是好心没有得到好报。他的一个亲戚,因为偷窃店里的冷冻水饺和小笼包被老板解雇,而他自己呢,也引咎辞去了工作。辞职后,他的生活不得不靠藏下来支撑。本来藏下在见到他的那个瞬间就决定将余生献给他的,所以,如果是为了他,藏下什么都肯做。他当然感受到这一点。有一种爱,星火燎原般地烧尽了他心头隐藏的许许多多的杂念。他开始心甘情愿地待在家里做主夫。他买菜。他打扫卫生。他洗衣。他做饭。他偶尔也到富贵阁,对着藏下“妈妈”长“妈妈”短地叫。日本夫妻间随孩子称呼对方,所以藏下也“爸爸”长“爸爸”短地回答他,看起来真是恩爱无比。藏下虽然不好看,但她的笑容里,有一个普通女人一辈子的幸福。
最后说增山。对于每个人来说,没有谁知道明天会怎么样。如果没有那一次的意外事故,增山会跟千千万万的女人一样,过着普通的生活。她长得也很一般,不好看,但也不难看。她很少谈自己的事情。我只知道她结过婚,有两个男孩。在一次谈话中,我忘记了是什么缘由,话题转到了她丈夫的身上。她对我说:“我丈夫死了。”
我吓了一跳,她永远都是笑嘻嘻的,看起来很明快的样子。我反问她:“你是说死了吗?”她说对。我问她:“是因病死的吗?”
她说是事故。我看着她眼角细细的皱纹,不敢问她是什么样的事故。她连说“事故”二字的时候,脸上都带着微笑。她看出我的心思,问我:“你相信命运吗?”
我点了点头。于是她跟我讲她丈夫的事。事故发生在那个夏天的傍晚。一家人围着饭桌热热闹闹地吃了饭,因为天热,她跟丈夫喝了几杯啤酒。睡觉前,她的丈夫先去洗澡,但是过了很久都没有从浴室里出来。她说她以为丈夫因为喝了点儿酒,睡在浴室里了,但结果是不小心滑倒摔死的。她对我说:“摔下去的时候,这么巧,头会撞在浴缸上。”她说:“这是命。是命就得认啊。”认命是她活着的信念。我还是第一次从她的神情中看出疲惫。她注视着我,有点儿伤心地说:“我一个人还完了房子的贷款。”
我打断她:“买房子的时候,没有买生命保险吗?”
她说那时候两个人都很年轻,怎么能想到死呢。她加了一句:“说死就死了。这就是命。早知道会摔死,那天就不喝酒了,或者就不洗澡了。”
我回答说:“你都说是命了。”不久我又问她,“你没想到再婚吗?”她说没有碰到过合适的。我说:“两个儿子呢?”她说都结婚成家了。我问她:“寂寞吗?”
她突然哈哈大笑地说:“我有一只狗陪我。中国产的长毛狗。”我让她给我看狗的照片,原来是一只白色的狮子狗,也称西施犬。
增山在富贵阁干了几十年了,现在是四楼这几个老太太的班长。老太太之间也闹矛盾,但是没有人敢在她面前挑事。她很聪明,了解其他几个女人的个性,知道如何管理她们。有一次,她偷偷地对我说:“远藤跟池田不对付。不过只要她们老老实实干活就行。说真的,远藤不讨人嫌,但是干活的时候会偷懒。池田不招人喜欢,但是干活很卖力气。”
我说:“远藤已经七十岁了。”
她说:“我知道。”
我认识这四个女人已经有一段日子了,但是,无论是从上看到下,还是从里看到外,除了她们一样的年龄之外,我在她们身上找不到任何共同的地方,包括个性。我觉得她们都很可爱。就说池田吧,虽然我不认为她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正确的,甚至我也不认为她是一个“好人”,但是我喜欢她身上洋溢出来的“对生活的激情”。她们是一幅拼图里的独自的一片,有着属于她们自身的线条和图案。
当她们穿着和服,跪在榻榻米上为客人斟酒的时候,当和服的下摆露出她们仍然白嫩的大腿和小腿的时候,当她们微笑的时候,我总是不由得想起徐志摩那首《沙扬娜拉》。
日本有志摩半岛、志摩郡和志摩市,在三重县的东部。我常常想,徐志摩用这个名字的时候和它们有关系吗?还有苏曼殊,跟位于京都市的曼殊院有关系吗?日本的好多地名和寺院的名字真美。
我最害怕的日子还是来了。从四月二十九日到五月五日,日本的日历牌是一连串的红字。红字是休息日。这个期间是由好多个节日组成的公众假期,也就是大型连休,被称为“黄金周”。其实,“黄金周”是日式英语。一九四八年立法规定连休日子后,一些电影院为了招揽客人开始使用这个说法。具体地说,除却星期六和星期天,四月二十九日是昭和之日,五月三日是宪法纪念日,五月四日是绿化节,五月五日是儿童节,而这一天也是端午节。说起来,日本有三个大型连休假期,除了“黄金周”,另外两个是元旦和盂兰盆节。元旦和盂兰盆节是日本的传统节日,大部分人为了团圆和扫墓而回乡度假。但“黄金周”非传统节日,又赶上春暖花开,所以成了日本人游玩的大好时机。作为著名景点的中华街,可以说是人挤人,各家饭店的门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。在日本待过一阵的人,也许知道“五月病”这个词,与“黄金周”有着很大的关系。日本的新学期、新人入社以及职场内的部署移动,都是在四月初。到了四月末,新的环境还没有适应,“黄金周”将积压的紧张和疲劳一口气喷出去,再回学校和工作岗位的时候,有缓不过劲的懒洋洋的低潮和焦虑。但这个“病”跟我没有丝毫的关系。
一大早,立新就唉声叹气地说:“啊,还不到十点,饭店还没有开门呢,已经有上百人在排队等着吃饭了。”
我望着脚上的新鞋,是昨天晚上买的。我对立新说:“你说脚会走肿,我特地买了一双大号的布制鞋。”立新取笑我,说我“只担心脚而忘记了腿”,她说两条腿会走成“两根木棒”。
不久,部长打电话给楼层负责人,通知我上四楼。不用猜,二楼的客人也满了。我对立新说,四楼都是团体客,大盘子大碗,又是榻榻米,看来我今天得小心腰了。她对我说:“今天可是连休的第一天,你得悠着点儿,感到受不了的时候,偷偷地去厕所的便座坐一会儿。”我觉得很害怕。我还是第一次赶上黄金周,无法想象会累到什么程度。不过,累就是累,累是不会令人感到舒服的。
言归正传。我去四楼,远腾、池田、增山和藏下穿着和服,一副整装待发的紧张样子。关于这几个上了年龄的日本女人,我想可以用同一个名字来称呼,就是“阿信”。
多少年前,国内放送这个电视连续剧的时候,不知有多少人被感动得热血沸腾。闽南语有一首歌叫《爱拼才会赢》,由叶启田演唱,陈百潭作词作曲的这首歌,将人生比喻成海上的波浪,时起时落,但“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,爱拼才会赢”。曲调温柔,有一种淡淡的忧郁。看《阿信》的时候,我满脑子里都是这首歌。网上在介绍《阿信》的时候这样写道:“长成大姑娘的阿信因感情失意离开米店,此后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,学习美发、经商,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挫折。但无论怎样,这个坚韧倔强的姑娘终于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……”我看到远腾、池田、增山和藏下时,满脑子里又都是《阿信》了。
先说远腾。看起来有七十岁左右,感觉是四个人中最年长的一位。增山偷偷地跟我说过她的经历。大学毕业后结婚,丈夫在外企工作,随丈夫在美国居住过多年。但是,没想到她丈夫因病死在美国,成了异国他乡的一缕幽魂。据说,她丈夫死的时候,她还很年轻,但或许她太爱自己的丈夫,也或许她没有办法接受丈夫已经死了的事实,所以整个人变得神经兮兮的。她弟弟不放心,把她从美国接回日本。她丈夫死后,给她留下了大额的保险金和一幢二层楼的房子。按照日本的法律规定,她每个月还可以从政府领取一定数目的遗族年金。说真的,她根本不缺钱,但是大家都不明白她为什么还要在富贵阁干这么繁重的工作。尤其她无儿无女,根本也没有给子女留下遗产的需要。
富贵阁的员工一日三餐都可以在饭店里吃。厨房里的师傅多来自台湾和香港,午休的时候,去休息室的必经之路就是四楼。我经常看见增山拧他们裤裆里的那个“鸡”头。四楼与厨房之间这种其乐融融的关系使她们得天独厚。职员餐吃腻了,只要背着老板跟厨房的师傅打一声招呼,想吃什么师傅就给她们做什么。不仅如此,她们不想吃的时候,会跟师傅交涉,拿新鲜的鱼肉回家。
远腾看起来非常纤弱,不知道是否跟她的饮食习惯有关。我从来没看见过她跟师傅点菜,每次只要一小碗白米饭,吃的时候就在白米饭上撒一点点儿盐。她也从来不拿饭店里的鱼肉回家。
有一次,我看着远藤的背影对增山说:“远腾对我来说是一个谜,我觉得不可捉摸。”
增山说她跟远藤一起工作了这么多年,一样对她捉摸不透。增山跟我说起一件事。几年前,她有事去远腾家,敲了半天的门,远腾就是不开门。于是她通过门锁的方眼看远藤在干什么,原来远腾坐在一架很大很大的钢琴前弹曲子。增山对我说:“很奇怪,我看见她在弹钢琴,但是听不到曲声。”还有一次,说到我的在日签证,增山开玩笑地对远藤说:“干脆你收秋做养女吧,这样的话,不仅有人陪你照顾你,秋也可以入日本籍,永住日本了。”
我也开玩笑地说:“我想要的是远藤姐姐手里的财产啊。”
在日本,不管女人的年龄有多大,只要是单身,基本上都称姐姐。想不到远腾眯着眼睛吭出一声笑,对我说:“我家里有幽灵,我怕你来我家的话会吓到你。”
我觉得远藤更像她自己说的幽灵。我想她也许一直都在逃离。她受不了对死去丈夫的思念,一直都在逃离,逃离孤寂中的渴望。在我的想象中,富贵阁是她的逃离之地。她是一缕垂死的芳魂,也是一丝颤动的渴望。
其次说池田。人跟人之间的关系,坏到底,大不了说一声再见罢了。但在日本,每年有将近十万人“人间蒸发”。顾名思义,就是一个人跟水蒸发掉了似的突然消失,寻觅不到踪迹。这些“蒸发”掉的人,要么是躲在没有熟人找得到的地方,要么就是“结束了生命”。如果“人间蒸发”发生在夫妻之间,真的可以说是“最恶”。如果“人间蒸发”的人留下大笔的债务,那么可以说是“恶上加恶”。没有“蒸发”的人,即使想离婚,因为不知道人“蒸发”在哪里,办不了离婚手续,只好承担所有的乱七八糟,真的是死不了也活不下去。
池田在出生地京都读完了小学、中学和高中。她不喜欢学习,不想上大学,但是也没有工作,因为她很快以花容月貌取得了一个男人的好感。是的,她嫁给了京都的一位公务员。增山对我说:“你知道,公务员非常安定,只要不犯罪,永远都不会失业的。”
许多人心目中的日本夫妻,也许跟我来日前的想象一样,正如井上靖在《我的母亲手记》中所描述的那样,他的母亲每天低着头帮丈夫擦皮鞋,跪送丈夫出门,或者妻子走路时要跟在丈夫身后三步远的地方,等等。其实这是明治和大正时代日本夫妻关系的模样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日本女人的意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日本现在非常流行“毕业婚”,解释起来就是不离婚,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,但是对配偶不加干涉,各自享受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现在,还是回过头说池田吧。跟大多数专业主妇一样,她每天早晨起来烤好面包,煎好荷包蛋和火腿,冲好热乎乎的茶。然后她丈夫会分秒不差地坐到餐桌前。用池田自己的话来说,第一任丈夫是个好人,但是缺乏情趣,平时两个人没有什么对话。她丈夫沉默不语地吃完饭,换好上班时穿的西装去大门口。池田送他到大门口。他头也不回地说:“我走了。”
池田说:“早一点儿回来。”送走丈夫后,池田接着送上高中的儿子去学校。儿子对她说:“我走了。”她回答儿子说:“早一点儿回来。”这样的情景天天重复上演。
丈夫走了,儿子也走了,但池田依然精力充沛,却又无事可做。有一天,她坐在阳光普照的沙发上,看到窗外庭园里的树枝上停着一只小鸟。小鸟唱了一会儿歌,不久飞走了。她第一次找到了可以做的事情,就是为小鸟想象了几个只有小鸟自己才会知道的故事。出乎她的意料,她开始羡慕那只小鸟,因为小鸟可以自由自在地来去,可以自由自在地飞去自己向往的地方。增山对我说:“池田的脑子跟一个青椒没什么区别,里面是空的,所以想到什么的话,立刻就接受了。”
池田说她仍然清清楚楚地记着那个夜晚。
突然,风刮起来了,接着是雨,很混乱地倾泻下来。丈夫在酣睡。池田默默地取出白天准备好的皮箱。她说皮箱里装着衣物和几件贵重的首饰。她说她最后回眸庭园里小鸟停留过的那棵树时,发现树底下站着儿子。她说她根本没有勇气看儿子,跟逃亡似的匆匆地离开了。
增山形容池田是“那一个类型的女人”。但是我跟不上趟,不知道“那一个类型”是什么样子。我唯一明白的,就是池田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女人。
按照池田自己的话来说,“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了横滨的中华街”。其实,有时候大多数人都无法为自己的选择找出理由。对于池田来说,或许横滨中华街充满了中国人,跟其他的地方完全不同。当一个人想摆脱现在的状况时,会挑选一个新鲜的地方。她一定以为横滨中华街跟外国差不多。
结果呢,她在一家饭店里找到了一份端盘子的工作。一次,在一个休息日,她去卡拉OK唱歌,没想到遇上了一位小她十几岁的男人。她跟男人情投意合,很快就同居了。反正她是“人间蒸发”,跟丈夫没有办离婚手续,而新男人也不要求她跟自己结婚。两个人在一起,就是为了痛痛快快地玩。一起去卡拉OK,一起去扒金库赌钱,一起去斯那库喝酒。虽然新男人跟她共同出钱租了一间小屋,但为了免去相互间的责任,各自挣来的钱各自管理。我甚至不敢相信,她跟新男人只在那间小屋里睡觉。除了电气、煤气和水道被刻意地停掉了,甚至连洗澡也要去公共浴池。两个人在商店里买水喝,肚子饿了,就在外边的餐厅吃饭。屋子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个小冰箱,里面装的都是酒。两个人一起喝酒,喝醉了就一起睡觉。
涂着红嘴唇红指甲,头发被整齐地挽在脑后,穿着和服来来回回地走动在长廊里的池田,像极了浮世绘里走出来的美女。
只是,她说她至今也忘不了那个时候默默凝视着她离去的儿子的双眼。每次说到这里的时候,她都会说:“历历在目。”说真的,她动不动就说起儿子,每次说起儿子的时候,都会从钱包里取出一张新闻剪纸。剪纸上记载着发生在京都的一起交通事故。事故的当事人正是她的儿子。她儿子骑的摩托与十字路口右转的自动车相撞。她儿子当场死亡。她说她是偶尔翻看报纸的时候发现的。但是我看不出她脸上和内心的悲伤。由此及彼,我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“祥林嫂”,以为她的悲伤是莫大的。池田流泪的时候还是一位妈妈。
池田正热衷于减肥。不知道她听信什么人的话,花高价在网上买到一种中药。她每天喝这种中药,因为是这个原因,她会控制不住地跑去厕所拉肚子,动不动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放响屁。她追求的一切都与她的年龄不相符。她活着是为了她自己的自由和自己的嗜好。但增山总是无法接受池田的这种“活法”,有好几次,她指着池田美丽的背影对我说:“这个女人,越活越没有脑子了。”
接着说藏下。听她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,如果她自己不说她是日本人的话,谁都会以为她是中国人。她在日本的一家公司里做了几十年的会计,应该说是职业病吧,常年握笔的缘故,她的右手无法像正常人那样伸开,被认定为轻级残疾者。因为手的原因,她不能去前堂端盘子,只能在后边洗盘子和酒杯。
她的个头很矮,可能不到一米五。肤色很黑。身材很胖。她在日本公司工作期间一直没有结婚。退休后,她到横滨中华街的一家饭店找到了新的工作,在饭店里认识了一个中国男人,跟男人结了婚,结婚时已经六十岁了。
藏下的丈夫出生在上海,有一种江南男人特有的清秀,以及温柔缠绵的风情。听增山说,藏下对他可是一见钟情。而他呢,一直在中国饭店里打工,可能是想追求安定和永住资格,所以马上就跟藏下结了婚。跟日本女人的婚姻,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运,不久,他被饭店提升为楼层的负责人。他不仅不用端盘子,还利用职权,将他在日本的亲戚,一个接一个地介绍到店里工作。藏下说,他是好心好意的,但是好心没有得到好报。他的一个亲戚,因为偷窃店里的冷冻水饺和小笼包被老板解雇,而他自己呢,也引咎辞去了工作。辞职后,他的生活不得不靠藏下来支撑。本来藏下在见到他的那个瞬间就决定将余生献给他的,所以,如果是为了他,藏下什么都肯做。他当然感受到这一点。有一种爱,星火燎原般地烧尽了他心头隐藏的许许多多的杂念。他开始心甘情愿地待在家里做主夫。他买菜。他打扫卫生。他洗衣。他做饭。他偶尔也到富贵阁,对着藏下“妈妈”长“妈妈”短地叫。日本夫妻间随孩子称呼对方,所以藏下也“爸爸”长“爸爸”短地回答他,看起来真是恩爱无比。藏下虽然不好看,但她的笑容里,有一个普通女人一辈子的幸福。
最后说增山。对于每个人来说,没有谁知道明天会怎么样。如果没有那一次的意外事故,增山会跟千千万万的女人一样,过着普通的生活。她长得也很一般,不好看,但也不难看。她很少谈自己的事情。我只知道她结过婚,有两个男孩。在一次谈话中,我忘记了是什么缘由,话题转到了她丈夫的身上。她对我说:“我丈夫死了。”
我吓了一跳,她永远都是笑嘻嘻的,看起来很明快的样子。我反问她:“你是说死了吗?”她说对。我问她:“是因病死的吗?”
她说是事故。我看着她眼角细细的皱纹,不敢问她是什么样的事故。她连说“事故”二字的时候,脸上都带着微笑。她看出我的心思,问我:“你相信命运吗?”
我点了点头。于是她跟我讲她丈夫的事。事故发生在那个夏天的傍晚。一家人围着饭桌热热闹闹地吃了饭,因为天热,她跟丈夫喝了几杯啤酒。睡觉前,她的丈夫先去洗澡,但是过了很久都没有从浴室里出来。她说她以为丈夫因为喝了点儿酒,睡在浴室里了,但结果是不小心滑倒摔死的。她对我说:“摔下去的时候,这么巧,头会撞在浴缸上。”她说:“这是命。是命就得认啊。”认命是她活着的信念。我还是第一次从她的神情中看出疲惫。她注视着我,有点儿伤心地说:“我一个人还完了房子的贷款。”
我打断她:“买房子的时候,没有买生命保险吗?”
她说那时候两个人都很年轻,怎么能想到死呢。她加了一句:“说死就死了。这就是命。早知道会摔死,那天就不喝酒了,或者就不洗澡了。”
我回答说:“你都说是命了。”不久我又问她,“你没想到再婚吗?”她说没有碰到过合适的。我说:“两个儿子呢?”她说都结婚成家了。我问她:“寂寞吗?”
她突然哈哈大笑地说:“我有一只狗陪我。中国产的长毛狗。”我让她给我看狗的照片,原来是一只白色的狮子狗,也称西施犬。
增山在富贵阁干了几十年了,现在是四楼这几个老太太的班长。老太太之间也闹矛盾,但是没有人敢在她面前挑事。她很聪明,了解其他几个女人的个性,知道如何管理她们。有一次,她偷偷地对我说:“远藤跟池田不对付。不过只要她们老老实实干活就行。说真的,远藤不讨人嫌,但是干活的时候会偷懒。池田不招人喜欢,但是干活很卖力气。”
我说:“远藤已经七十岁了。”
她说:“我知道。”
我认识这四个女人已经有一段日子了,但是,无论是从上看到下,还是从里看到外,除了她们一样的年龄之外,我在她们身上找不到任何共同的地方,包括个性。我觉得她们都很可爱。就说池田吧,虽然我不认为她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正确的,甚至我也不认为她是一个“好人”,但是我喜欢她身上洋溢出来的“对生活的激情”。她们是一幅拼图里的独自的一片,有着属于她们自身的线条和图案。
当她们穿着和服,跪在榻榻米上为客人斟酒的时候,当和服的下摆露出她们仍然白嫩的大腿和小腿的时候,当她们微笑的时候,我总是不由得想起徐志摩那首《沙扬娜拉》。
日本有志摩半岛、志摩郡和志摩市,在三重县的东部。我常常想,徐志摩用这个名字的时候和它们有关系吗?还有苏曼殊,跟位于京都市的曼殊院有关系吗?日本的好多地名和寺院的名字真美。